政 府 工 作 报 告 ——在湍口镇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 蔡 杰 2020年1月14日 各位代表: 现在,我代表湍口镇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,请予审议,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宝贵意见。 2019年工作回顾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,也是推进临安“三化”和湍口“温泉小镇”建设的重要一年。在区委、区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,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,在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,我们深入推进温泉产业集聚区、临安西南新门户、乡村振兴再深化三大工程,较好地完成了镇十七届五次、六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。 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.8亿元;服务业增加值1.56亿元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01万元;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00万元;完成税收收入653.52万元;农民人均收入26847元。成功创建浙江省旅游风情小镇、美丽浙江魅力示范点、“浙江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”、第五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景区,荣获杭州市“五水共治”(河长制)工作先进集体和杭州市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集体嘉奖,湍口“温泉小镇”知名度进一步提高。 一、产业结构不断优化,经济发展质量有效提升 一年来,围绕打造“温泉小镇”,坚持以温泉产业为龙头,调结构,促优化,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有效提升。 1.温泉产业逐步壮大。温泉酒店建设与发展有序推进,杭州临安湍口众氨氡温泉酒店运营良好,荣获中国文旅融合示范奖;众安汇尊温泉度假村项目接待大厅和样板房投入使用,康养中心和餐饮中心完成主体建设,50幢精品酒店公寓已经结顶,累计完成投资6.15亿元。凤凰山温泉酒店项目举行奠基仪式。芦荻古温泉酒店一期完成改造提升,二期项目完成土地招拍挂。民宿经济蓬勃发展,“温泉物语”、青年驿站、巷印、几木等精品民宿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,醒汤梵境精品酒店签订框架投资协议,与区国兴公司达成“温泉小镇”合作开发意向。持续拓展发展空间,妥善解决原矿泉水厂区块历史遗留问题。 2.文化旅游加速融合。加大旅游配套设施建设,初步建成智慧湍口旅游体系,完成“温泉小镇”旅游App开发运营,温泉小镇游客服务中心建成投入使用。与区旅游集散中心合作,温泉村落景区实体化运行。深入挖掘文化产品,打造以省市非遗“红毛狮子”“青毛狮子”为原型的湍口吉祥物,开发温泉小镇品牌伴手礼。积极举办承办第四届湍口三联索面文化节、第七届湍口洪岭高山馒头节、首届湍口雪山丰收节、首届湍口温泉小镇民俗文化周和2019杭州临安半程马拉松赛事。迪欧咖啡、湍口奇石馆、温泉小镇特色旅游产品专营店等相继开张,文化旅游加速融合,产业业态更加丰富,全年累计接待游客31.37万人次,旅游经营性收入达到1.38亿元,同比增长14.5%和37.6%。 3.农业产业稳步发展。扎实做好“三农”工作,完成行政村股份制深化改革工作,全力推进乡村振兴。全镇耕地保有量稳定在16552.2亩以上,三联大江东农田基础设施项目、雪山水稻高产示范田项目通过验收,完成旱地水田后续管理项目10个,雪山生态米获得杭州市“十大好味稻”金奖。完成雪山、童家、凉溪、湍源等8个村15.5公里富民林道建设,迎丰村创建为省级“一村万树”示范村。认真抓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。积极推进山核桃生态化治理,清理枯死木30余吨,落实张网采收5763亩,推广自然落果8000余亩,实施湍源村山核桃林下套种中药材项目50亩。消薄化债成效明显,加强与杭州市“联乡结村”帮扶集团联系,完成智慧旅游系统、集镇靓灯工程二期、民宿改造项目建设。深入实施消薄“一村一策”项目,通过石斑鱼养殖、水稻种植、研学培训、物业出租等方式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,13个行政村经营性完成10万元目标任务,累计化减债务644.2万元。 二、镇村环境不断提升,全域景区建设扎实推进 一年来,围绕全域景区化建设目标,坚持以镇村一体化为方向,抓整治,优环境,镇容村貌进一步得到提升。 1.生态环境持续改善。持续推进“五水共治”,打好大气治理等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,积极创建“无污染镇街”。新建污水管网1.2公里,提升改造农村污水处理终端38处,完成雪山村外塘、市子湾、前山岭脚等3座山塘综合整治,完成湍口沈溪、三联大坞等山塘水库清淤5.1万方,全镇出境断面水质均达到Ⅱ类以上,湍口沈溪龙口堰至陈基湾段10.5公里河道成功创建浙江省美丽河道,杭州市“污水零直排”镇顺利通过复查。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“三化四分”工作,实施农户源头分类、回收利用、设施提升、制度建设等专项行动,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,完成生活垃圾分类达标镇创建,迎丰村创建为垃圾分类区级样板,桐坑村、二联村创建为垃圾分类提升村。2019全年空气质量指数平均49,位居全区前三名。 2.基础设施持续完善。加大基础配套设施建设,夯实镇村发展基础。建成湍泉路红绿灯北段停车场和湍考线老街停车场,集镇新能源充电桩建成投用。大力开展“四好农村路”建设,累计完成青塘线、塘赤线、赤赤线等9条道路31.35公里路面浇筑工程,基本完成海里线、会天线拓宽工程,330国道建成通车,昌文线创建成为省级示范路。启动集镇自来水厂二期项目前期,完成洪岭、湍源、湍口沈溪片、石室、桐坑等5个村农村饮用水达标提质工程,实施迎丰、湍口、三联3个村的联村供水工程。石室村、桐坑村文化礼堂完成改造提升,二联村、雪山村文化礼堂主体结顶,洪岭村文化礼堂开工建设,迎丰村文化礼堂被评为杭州市十佳文化礼堂,三联村文化礼堂创建成为杭州市四星级文化礼堂。镇五保供养服务中心完成主体建筑工程。 3.人居环境持续提升。深化镇村环境整治,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小镇。深入推进“三改一拆”工作,完成全镇2342户房屋核查,累计拆违461处56530平方米,整治大围墙51处954平方米,整改大棚房问题2处,湍口、迎丰、桐坑、凉溪、塘秀、二联、三联7个村通过临安区“无违建示范村”考核验收。做好拆违治危治理工程,完成5处D级危房、4处C级危房拆建解危和26处地质灾害点应急处置,10个地质灾害工程治理点全面开工。进一步严格农民建房管理,审批、放样农民建房72户,发放不动产登记证1826本,顺利完成年度任务。雪山村等7个村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有序推进,完成补充储备耕地项目12个。深化集镇改造,完成老街路面和立面提升、八都街店招更新;完成三联杭州市级美丽乡村精品村洋湖区块改造、330国道沈溪段沿线“上改下”工程。湍口村、迎丰村创建为省级3A级景区村庄,湍源村创建为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,塘秀村塘里自然村列入国家级传统村落名录库,湍源村、塘秀村秀上自然村创建成为省级传统村落,三联洋湖、迎丰万家、湍口老街创建成为区级美丽庭院示范带。 三、民生保障不断加强,社会事业全面稳定发展 一年来,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,坚持以便民惠民为目标,重民生,强保障,社会各项事业有序发展。 1.镇村便民服务扎实推进。认真贯彻落实“最多跑一次”改革,巩固和深化改革成果,以群众满意为标准,强化“互联网+政务服务”工作,推动“一窗受理、四端协同”工作机制,完善政务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。加大硬软件投入,完善镇党群服务中心、公共服务中心工作标识标牌,新增取号、服务、评价一体机;洪岭片、岔口片便民中心增设综合自助服务机。继续完善代办“双回访”制度,确保提高群众办事满意度。加强学习培训,组织工作人员、代办员参加业务技能、服务礼仪专项培训,提高综合服务水平。镇行政服务中心实行午休、双休、节假日值班制,为群众办事、咨询提供便利。全年累计代办劳动保障、不动产登记、农机下乡补贴等各类事项6600余件。 2.民生保障政策深入落实。成立13个村社会组织服务中心,推进残疾人“仁爱家园”建设和殡葬改革工作,稳步推进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,继续做好空巢独居老人送餐和意外保险参保工作,樟颐养老驿站创建成为省级示范型居家照料中心。深化全面两孩政策,鼓励优生优育,新出生人口98人,新增奖特扶25人、农保补贴186人;开展低保专项整治,取消不符合政策低保25户60人、低边14户32人。全年累计发放低保低边救助金、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、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、奖特扶补助、农保补贴、低保大学生助学救助、“春风助学”、贫困职工结对帮扶等各类保障性补助680余万元。做好高龄老人、退役军人、残疾人、低保特困等特殊人群的走访慰问、就业帮扶工作,为全镇1300余名妇女开展免费两癌筛查。 3.社会事业发展积极推进。积极组织参加各类文体活动,“我与亚运共精彩”全民健身系列活动相关团体比赛名列临安区前茅。大力保护修缮秀上龙王殿、湍源陆家新桥等历史古建筑,五圣桥、杨氏宗祠等8处古建被确定为临安区第一批历史建筑。创建临安区湍口镇30分钟市民学习圈,“五灵”书法社团被评为杭州市示范学习型社团。继续支持湍口小学、湍口幼儿园、成校、卫生院建设,湍口小学获得浙江省健康促进学校铜牌。充分利用镇内外资源,开展疾病防控、垃圾分类、文化走亲下乡、普法用法等各类培训讲座活动130余场次。推进健康临安和爱国卫生工作,国家级卫生镇创建以全区最高分通过省级暗访,石室村、湍源村、湍口村荣获浙江省卫生村。
|